全屏 泰州市街道地图 泰州市乡镇地图 试试看!
456地图-→ 泰州地图[切换城市]-→ 图吧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泰州地图 辖区: 【海陵地图 | 高港地图 | 靖江地图 | 泰兴地图 | 姜堰地图 | 兴化地图】 其他:【33卫星地图】 【查车架号】 【二手车查询】 【出险记录查询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江苏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1.如何查询4S店维修保养记录?(详情)
2.如何查询保险公司理赔记录?(详情)
3.如何查询车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详情)
4.如何查询车型年款信息(高低配)?(详情)
5.如何查询出厂配置参数生产日期?(详情)
6.如何查询车牌号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详情)

泰州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泰州地图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为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至今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泰州区位优越,人文荟萃,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儒风之盛,夙冠淮南”之誉。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游历泰州,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道出了泰州小巧精致、文教昌盛、环境宜人的景象。泰州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江苏省领先,所辖四市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已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

中文名称: 泰州
外文名称: Taizhou
别名: 海阳,海陵,凤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海陵等2区4市
政府驻地: 江苏省泰州市凤凰东路58号
电话区号: 0523
邮政区码: 2253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
面积: 5797平方公里
人口: 505万人(2009年)
方言: 江淮官话泰如片、吴语太湖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凤城河风景区、梅兰芳公园、泰州乔园、光孝寺
机场: 扬州泰州机场
火车站: 泰州站等
车牌代码: 苏M
市花: 梅花
市树: 银杏
历史名人: 郑板桥 施耐庵 梅兰芳 王艮

泰州概要

  滔滔长江,奔流不息,在万顷波涛即将入海之际,她放缓匆匆东行的脚步,用温甜的乳汁滋润着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泰州。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为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南北长而东西窄,南北最大直线距离约124公里,东西最窄处约19公里,最宽处也仅55公里。全市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8平方公里。总面积中,陆地面积占82.74%,水域面积占17.26%。
  有凤凰城美誉的泰州,具有 2100多年的历史,古称海阳、海陵,汉初置县,东晋设郡,南唐建州,先民祈盼“国泰民安,龙凤呈祥”,泰州之名从此而始。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的古之海陵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齐名华夏,饮誉神州。这里江海交会,气势磅礴,唐代诗人王维为之惊叹:“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
  泰州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数百处,其中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的有134处,全市建有5座博物馆,珍藏文物万余件,不少为稀世珍品。千年古刹光孝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涉园、崇儒祠、岳王庙、安定书院、施耐庵陵园、郑板桥故居、梅兰芳纪念馆等人文景观俱是泰州历史文化的瑰宝。
  泰州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夙冠淮南”,书法评论家张怀瓘、教育家胡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泰州学派”创始人哲学家王艮、评话宗师柳敬亭、“棋圣”黄龙士、“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地质学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历代名贤中的杰出代表。宋代名相吕夷简、晏殊、范仲淹、抗金名将岳飞、《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镜花缘》作者李汝珍、民族英雄林则徐、书画大师齐白石等均在此主政或兴业。2100多年的岁月流转、沧海变迁,泰州,越发显得神定气闲,清新脱俗。徜徉在泰州的大街小巷,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千年文化的遗迹仿佛粒粒珍珠,遍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连缀成一幅波澜壮阔、神采毕现的历史画卷。

泰州旅游

泰州市 - 泰州饮食

泰州市泰州民居
泰州饮食文化具有悠久历史,总体上属于全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系,结合泰州的水乡特色、地方特产,创造出具有浓郁淮扬风味的食品和菜肴。

长江三鲜:包括刀鱼、鲥鱼、河豚,属回游性鱼类。刀鱼,学名刀鲚,鱼型狭长而薄,颇似尖刀,因此得名;肉质细嫩,腴而不腻。鲥鱼体扁而长,色白如银,肉质鲜美肥嫩,列全国“鲥、甲(中华鲟)、鲳、黄”四大名鱼之首;加工时不去鳞,以保持其真味。河豚古称“鳆鱼”,有毒,国家卫生部门明令禁食;改革开放后,人工网箱或围栏养殖获得成功,无毒或微毒河豚菜肴堪称一绝;河豚富含胶原蛋白,有滋容养颜等功效。

黄桥烧饼:历史上,黄桥曾是江淮一带的粮食集散地,黄桥烧饼成为挑夫们的快餐。在新四军东进的黄桥决战中又成为支前的主食,从此“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的烧饼慰劳忙……”这首著名的《黄桥烧饼歌》,随着新四军的脚步传遍大江南北;黄桥烧饼入选开国大典国宴,毛泽东称赞“黄桥烧饼好出名的哟”。黄桥烧饼分普通和精

泰州市水乡落日很美

细两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用料考究、制作精细、色泽黄亮、香脆可口,是江苏省名点之一。

梅兰春酒:选用优质高梁、小麦为主要原料,采取高温制曲、高温蒸馏工艺,经过长期贮存,精心勾兑而成。色泽微黄,清彻透明,香气幽雅,酒体醇厚。先后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历届江苏省食品博览会金奖;远销香港、台湾、东南亚、中亚及欧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朝鲜金日成主席访问扬州时,梅兰春酒被选作国礼。

靖江肉脯:靖江“双鱼牌”猪肉脯始创于1936年,选料精细,采用传统工艺,配以多种天然香料,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产品色泽鲜艳、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回味无穷,曾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远销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是馈赠之佳品。

泰兴白果:银杏俗称白果,泰兴是银杏之乡,以盛产果大、仁满、浆足、壳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贮藏的“大拂指银杏”而著称于世。泰兴白果营养丰富,药食俱佳,经常食用可预防老年痴呆、哮喘痰咳、遗精、带下、尿频等疾病,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疗效。1999年,被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指定为全国唯一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2004年9月,通过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泰州市泰州里下河一带是大闸蟹产地

中庄醉蟹:兴化中庄镇地处大纵湖边,是河蟹著名产地。中庄醉蟹历史悠久,驰名中外,18世纪曾被选为进京贡品。其特色是选料讲究,配制精细;肉质细嫩,色清比玉;五味俱全,鲜美诱人;含有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颇高。

宣堡小馄饨:以产于千年古镇(宣堡镇)而得名,具有皮薄馅嫩、味美汤鲜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中央电视台曾拍摄《宣堡小馄饨》专题片。

难得米酒:取里下河地区的精良糯米,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风味独特,含有多种氨基酸,久负盛名,“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为之留下了“家酿亦已熟、呼僮倾益盆,小妇便为客,红袖对金樽”的佳句。

溱湖八鲜:溱潼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淳,物产丰饶,以其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名扬天下。

八鲜名目如下:
1、溱湖簖蟹;2、溱湖甲鱼;3、溱湖银鱼;4、溱湖青虾;5、溱湖水禽;6、溱湖螺贝;7、溱湖四喜:有“大四喜”和“小四喜”之分。“大四喜”为青(鱼)、白(鱼)、鲤(鱼)、鳜(鱼),“小四喜”为昂(昂刺鱼,有的地方叫黄鼓鱼)、鰟(鰟鮍鱼)、罗(罗汉鱼)、鲹(鲹子鱼)。8、溱湖水蔬:品种繁多,均为无公害绿色食品。

靖江蟹黄汤包:中华六大名点之一,享誉大江南北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特点:稠而不油、油而不腻、皮薄如纸、汤多味美;刚出笼时“放在盘里如座钟,夹在筷上像灯笼”,蟹油金黄,轻轻晃动,宛如一枚软壳蛋。品尝汤包要记住十二字要领:“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

泰州“三麻”:指麻油、麻糕、麻饼。“寿星”牌麻油,不仅质纯、香浓、味醇,而且对延缓皮肤衰老和烫(烧)伤后的皮肤再生有奇效。泰州生产麻糕历史悠久,尤其是“嵌桃麻糕”,素享盛誉。双色麻饼始创于清同治年间,兼甜、咸两味,色泽金黄,质地酥脆。

刁铺羊肉:选用精心饲养的山羊,制作方法独特,无膻味,冷切、红烧、白烧均别具风味,老少食之皆赞不绝口。“高港全羊席”,更为特色名宴,每到冬季,四面八方慕名品尝的人,络绎不绝。

泰州梅兰宴:地方特色的大型宴席套餐,共有21道菜、9道面点和小吃,其中有18道菜取名于梅兰芳的代表剧,如锦凤还巢、林黛玉怜花、楚霸王别姬、杨贵妃醉酒等。“梅兰宴”以淮扬风味为主,用料考究,制作严谨;追求本味、清鲜平和、菜品雅丽、形质兼美。

 

泰州市 - 自然风光

泰州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

泰州市泰州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

泰兴市是著名银杏之乡,泰兴市的宣堡镇号称“中国银杏第一镇”,有一座“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总面积9700亩。有定植银杏13800多株,其中千年古银杏3株,200年以上的银杏树1600多株,百年以上的银杏树3800多株。是全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古银杏群落。

古银杏枝繁叶茂的巨大树冠和矮干形成了泰兴银杏的独特姿态,片片大树或围于村庄,或分布于沟边、路旁,浑然天成,映衬成趣,犹如华盖云集,四季景色各有千秋。有关专家学者誉之为“自然之奇观,休闲之胜地”,科研考察、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

凤凰河国家水利风景区

泰州市泰州凤凰河国家水利风景区

凤凰河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泰州新区,其水系属通南地区长江水系,呈南北向,北起南城河与东城河交汇处,南至周山河,全长5.43公里,绿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2亿元,河口宽在30至40米之间,水面19公顷。凤凰河沟通了泰州老城区与新区的水系,向北连通环城河,向南贯通东西向的周山河,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泰州引江河相连。

凤凰河的前身是翻身河,是20世纪70年代实施农田旱改水时,农民开挖的一条引水灌溉三级生产河。地级泰州市组建后,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引水河逐渐失去了农田灌溉功能,变为城市的一条内河,河道淤塞严重,河床杂草丛生。2002年起,对河道进行全面整治,河道拓宽,延长水线,沟通了周山河、南城河,因其功能大大提升,遂更名为凤凰河。工程2006年底全面竣工,竣工后的凤凰河,不仅是泰州城区一条防洪排涝的“安全带”,更成为集防洪、生态、旅游、环保、休闲、人文等于一体的城市风光带。2007年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凤凰河风景区在建设过程中将河道综合整治与改善水质、绿化美化、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文化景观等结合起来,把文化概念、文化元素注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戏曲文化、桥梁文化、水利文化和凤凰文化,体现出绿色、生态、人文的理念。凤凰河风景区分为“凤凰园”、“治水者广场”、“百水园”、“帆影广场”、“葫芦岛”等五大景区,共设有16个景点。“凤凰园”是体现泰州凤凰文化的重点景区,包括“凤冠溢彩”、“有凤来仪”、“丹凤朝阳”、“梧桐栖凤”等四个景点,“凤冠溢彩”一景,在龙、凤、山、水的艺雕石池中央,立有一方高3.5米、长6米、形似凤冠的花岗岩片石,镌刻胡锦涛总书记的“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10个大字,含义深刻。“治水者广场”形成了“凤河红叶”、“治水情深”的特色景点,尤其是“治水情深”,“以文化长廊的形式再现民族治水史,通过浮雕、组画、影像等集中展示中华民族在调节人水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智慧,使人在赏美、娱乐之中了解、认识中国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成就,感受治水精神的激励”。“百水园”是一片亭台楼阁建筑群,凸现“上善若水”的文化理念。尤其令人惊讶的是,此园的曲径小路,地面几米处就出现一板60×60×5厘米的花岗岩浮雕,画面生动,多为《西厢》、《三国》、《水浒》连环画本和民间吉祥用语,共700余幅,造

泰州市兴化垛田千岛湿地奇观

园者称之为“地刻流芳”,构成凤凰河景区又一绝。“帆影广场”、“葫芦岛”景区有“樱岛春晓”、“碧血莲池”、“银杏飘金”、“帆影如练”等景点。

兴化垛田湿地奇观

垛田千岛湿地奇观位于兴化市东郊垛田乡地形地貌独特,无数独立的田块星星镶嵌水中,河汊纵横,水网密布。垛田素称“千岛之镇”,位于里下河腹部地区,兴化城东郊,总面积59平方公里。垛田境内河沟纵横交错,垛岸星罗棋布,如千万小岛荡漾于碧波之上,“垛田”由此而得名。每到春季,油菜花开,蓝天、碧水、金岛织就了“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秀丽画面。“千岛之春”的旖旎风光令人们流连忘返。

麋鹿园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因其角似鹿,面似马,身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据《麋鹿生考察》载,溱湖地区就是糜鹿的故乡。与此相印证的是,从这一地区出土的麇鹿化石最多。在全国也最为典型,泰州市博物馆珍藏的国内唯一一具完好的糜鹿化石标本便由此出土。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泰州市溱湖麋鹿园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江苏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泰州的重要旅游规划区。

溱湖又名喜鹊湖。因从四面八方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9条,故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溱湖终年水平如镜,水流清洁,盛产鱼虾、菱藕、水瓜等无公害绿色食品。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湛蓝的湖泊、交织的河网和星罗棋布的洲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和里下河水乡民俗文化,是其独有的景观特色。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利用,现已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以“麋鹿故乡园”为品牌的湿地生态景区,以溱湖地热资源综合开发而形成的温泉休闲度假区,以及以溱潼古镇、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为代表的湿地文化景区。

湿地公园阳光充足,空气清晰,温和湿润。园内现有各类湿地植物113种,野生动物73种,是世界珍稀动物麋鹿的故乡。溱湖湿地公园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的“三元湿泉”,出水温度超过42℃;水质清澈透明,富含

泰州市兴化水上森林

多种对身体有益的元素,具有医疗保健等多种功效。

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

姜堰市河横是20世纪60、7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总面积约42.80平方公里,1990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生态环境500佳”称号,1999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前有蝴蝶兰成花基地、河横葡萄园、千亩油菜花、灰天鹅养殖基地、特禽养殖场、循环经济示范园等10多个生态景点。是集种养加、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地址: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

泰州市 - 文化古迹

泰州市泰州学政试院

泰州学政试院

泰州学政试院修缮复原后正式对外开放。学政试院是江苏省仅剩的保存较为完整的院试试院,其文物价值可与南京贡院相提并论,是泰州曾是江淮地区重要文化中心的历史见证。

学政试院位于泰州市区五一路、鼓楼路口,原为明代凤阳军抚使官署,清代改建为科举考生员的场所。从2005年起,泰州市相关部门参考了续纂《泰州志》上的学政试院图,重点恢复了吹鼓亭、仪门、考号、大堂、上房、东西楼等建筑。

修缮复原后的学政试院将分6个展厅,通过实物与画面、场景相结合的方式,从科举文化、科举简史、学政院试、科举教育、泰州名人、科举奇闻六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科举院试制度、科举程序、科举沿革、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和社会意义等。

泰州市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3间,朝北南屋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粉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生前所写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盖世,曾是清代“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家世代读书,可谓书香门弟。郑板桥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直至乾隆元年,他44岁中进士后才从这里走出家门。

板桥故居在兴化东门外的郑家巷。兴化的竹子并不多,可这一带很特别。从古板桥进城,须经过一条二百余步的竹巷。竹巷,即竹匠巷,家家以编织竹器为业。板桥在这种随处见竹的环境里生活,怎能不产生爱竹怜竹的情怀。“无竹不居”,是板桥的一大偏爱。板桥故居书房的檐下,种着一丛青竹。板桥在书房里便可透过窗纸,欣赏竹影,就像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可以想见,潇潇夜雨,雨打青竹的声响,扣人心弦。在书房里读书的板桥便会生出无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墨竹成了郑板桥绘画作诗最主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竹也化作了一种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虚心劲节,可以说是板桥崇高气质的写照。他在潍县罢官离去时留给当地父老的诗画仍是竹的题材,在一幅墨竹图上,他写道:

泰州市兴化上方寺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可以想见,潇潇夜雨,雨打青竹的声响,扣人心弦。在书房里读书的板桥便会生出无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上方寺

兴化上方寺位于兴化市乌巾荡风景区。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初达到鼎盛,雍正、乾隆两帝多次游历于此,并留有手迹和御赐宝物,被誉为“苏北第一刹”,是著名的水上佛教胜地。现慈云桥、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戒台殿、东偏殿、东厢房、放生池、月台等建筑群已建成。上方寺四面环水,院内方竹、牡丹、腊梅及四时花木掩映泱泱池水,远处雁户、渔庄散落于湖河之上,诸水绕寺有如护法天龙,占尽邑中风水之灵气。上方寺大雄宝殿高25米,雄伟壮观,金碧辉煌,构建精致,其体量之大堪称江苏第一、全国第二。殿前的放生池中央耸立着8米高的观世音佛像。

庆云禅寺

位于泰兴市西郊葫芦湾。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庆云禅寺占地约27000平方米,庙房殿堂九十余间,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分庙院和塔院两部分。庙院坐北朝南,东西两旁为钟鼓二楼,中线依次为天王殿、月台、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分别为观音殿、地藏殿和厢房各九间。庙院西厢房中间有一门通向塔院,内有一座法轮塔,高五层,外形八角,内形正方,楼阁式。登临塔顶,江城胜景一览无余。寺内遍植名花异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衬托着宝塔的巍然雄姿。

泰州历史

泰州市 - 历史沿革

泰州市过江阴大桥就进入泰州境内
泰州,古称海阳、海陵,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周秦时称海阳,东晋设海陵郡,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齐名华夏,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美誉,南唐时建泰州,寓意“国泰民安”。据马令《南唐书》中记载,南唐开国之初“供亿公费,不知限极,烈主喜之,以海陵为泰州”。即由于泰州上缴国家的盐税很多,又是苏北地区的水陆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将海陵由县升为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来。这里江海交会、气势磅礴,唐代诗人王维为之惊叹:“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

周代,称海阳,属吴国。

西汉,建海陵县,属临淮。海陵县始置时间史无明载。《汉书.地理志》载: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设置临淮郡,下辖29个县,其中有海陵县。海陵县命名由来,《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七云:“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汉代海陵,县治所在地不详,唐以后县治位于今泰州市市区(海陵区)。

新莽,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

东汉,海陵县属广陵郡。

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战场,海陵县废。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

泰州市泰州望海楼
东晋,海陵县属广陵郡。

刘宋,海陵县属广陵郡。

南齐,海陵县属广陵郡。

南梁,海陵县改属海陵郡。海陵郡设置于东晋义熙七年(411),下辖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5个县,郡治所在地不详。

刘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辖临泽县。武帝永明元年(483)、五年先后增设齐昌、海安2个县。

南梁时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县,下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个县。海陵郡属南兖州。

北齐,南兖州改称东广州,海陵郡属东广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

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东广州复称南兖州,海陵郡属南兖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

北周,南兖州改称吴州,海陵郡属吴州,辖海陵、建陵、如皋、宁海、临泽5个县。蒲涛县省,临江县并入宁海县。

隋代,文帝开皇三年(583),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如皋县并入宁海县,临泽县并入高邮县。不久,海陵县分出江浦县。海陵县属吴州。开皇九年,吴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炀帝大业初年,扬州改为江都郡,海陵县属江都郡。江浦县又并入海陵县。

泰州市海陵区,泰州老城区
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武德七年吴州废,复称海陵县,属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宁海县并入海陵县。中宗景龙二年,分海陵县东境设置海安县,玄宗开元十年,海安县又并入海陵县。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政权将海陵县属江都府。高祖武义二年,分海陵北境招远场设置兴化县。睿帝乾贞中,于海陵县设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设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个乡设置泰兴县。泰州下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4个县。南唐元宗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分海陵县如皋场设置如皋县,泰州增辖如皋县。同年又于海陵县东境设置静海制置院。马令《南唐书》卷一:“改元升元,……以扬州海陵县为泰州。”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十:“相传以为取通泰之义。”海陵县为泰州州治所在地。

后周,以泰州为团练州,属扬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

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团练州降为军事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国为15路,泰州属淮南路。神宗熙宁五年淮南路分为东西两路,泰州属淮南东路。太宗太平兴国前,泰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太平兴国二年盐城改属楚州后,泰州辖海陵、兴化、泰兴、如皋4个县。

南宋,泰州为军事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四年,兴化县改属承州,泰州辖海陵、如皋、泰兴3个县。绍兴五年,泰兴县改属扬州,兴化县废为镇,并附入海陵县,泰州辖2个县。绍兴十年,泰兴县改属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兴沙上。绍兴十二年,泰兴县再次改属扬州。绍兴十九年复设兴化县,仍属泰州。孝宗乾道二年,兴化县改属高邮军,不久又属泰州。淳熙四年,兴化县再次改属高邮军,泰州仅辖海陵、如皋2个县。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设置泰州路,属淮东道,至元十九年属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为泰州,属扬州路。泰州辖海陵、如皋2个县。

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县省入泰州。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

清代,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世宗雍正三年,如皋县改属通州,从此泰州不再辖县,成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东北境设置东台县。

泰州市古民宅记录了遥远的过去

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裁府废州,泰州改称泰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江苏省分为5道,泰县属淮扬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道废,泰县属江苏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江苏省划为15个行政区,泰县属泰县行政区,泰县行政区辖泰县、泰兴、靖江、东台。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江苏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泰县属江都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苏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泰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0月,新四军东进抗日,在泰县东部建立民主政权泰县县政府,隶属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会撤销后,先后隶属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苏中区行政委员会第三行政区、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直到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月泰县全境解放。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2月至34年8月,日军侵占泰县,成立伪政府,先后隶属伪苏北行营与苏北绥靖主任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月22日设立泰州市,属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5月,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及泰兴、靖江、泰县、海安、如皋、东台、台北7个县。

泰州市泰州古巷子
1950年1月,苏北泰州行政区与苏北扬州行政区合并为苏北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驻泰州,下辖2市9县:泰州市、扬州市、泰县、泰兴、靖江、江都、高邮、宝应、兴化、六合、仪征。原所辖如皋、海安2县划属南通行政区,东台、台北两县划属盐城行政区。泰州行政区属苏北行政区,扬州市直属苏北行政区后,泰州行政区辖1市9县。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县合并,称泰县,县政府驻泰州,属泰州行政区。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复,仍属泰州行政区。1953年1月,泰州行政区撤销。泰州市划归扬州行政区。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为省辖市,并受扬州专署督导。

1958年7月,泰州市改为专署辖市,属扬州专区。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县再度合并,称泰州县,县政府驻泰州,属扬州专区。

1962年5月24日,泰州县撤销,泰州市建制恢复,泰州市政府驻泰州,仍属扬州专区。1971年5月,扬州专区改称扬州地区,泰州市属扬州地区,为地辖市。

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属扬州市。

1996年8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扬州市行政区划,“扬泰分设”: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区、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兴化市。

1997年,海陵区、姜堰市、泰兴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高港区。

由此,泰州下辖四市两区和泰州经济开发区

泰州地理

泰州市 - 自然地理
泰州市泰州绿韵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4″~120°32′20″。

泰州南临长江,北通盐城,东邻南通西接扬州,是苏中里下河地区入江达海5条航道的交汇处,是沿海、长江与内河的“T ”型结合部。泰州高港是重要的长江港口。

全市区域呈南北长条状,南北长而东西窄,南北最大直线距离约124公里,东西最窄处约19公里,最宽处也仅55公里。全市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8平方公里。总面积中,陆地面积占82.74%,水域面积占17.26%。

全市除靖江有一独立山丘外,其余均为江淮两大水系冲积平原。地势呈中间高、两头低走向,南边沿江地区真高一般在2~5米,中部高沙地区真高一般在5~7米,北边里下河地区真高在1.5~5米。

泰州市泰州晨曦
全市区域内唯一的独立山丘——靖江孤山,位于靖江市区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镇,海拔55.6米,周长1.5公里,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是浙江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之一。全国四大孤山,鄱阳湖畔大小孤山以隽秀闻名,广东肇庆孤山以俏丽闻名,杭州西湖孤山以妩媚闻名,靖江孤山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山——长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苏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颇具盛名。

泰州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织。北部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呈向心状,由四周向低处集中,这里的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是古代射阳湖的残余。

江淮分水线由西向东从中部穿过该市,境内河流大致以通扬公路为界,路北属淮河水系,路南属长江水系。人们习惯上把属于长江水系的老通扬运河和与之相连接的河流称为“上河”,而把属于淮河水系的新通扬运河和与之相连的河流称为“下河”。把扬州至淮安的运河称为里河,里河与下河之间的地区称为“里下河”。高水位时,上河水位高于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为0.9米。而里河与下河之间的水位落差较大。里下河地区以兴化地势最低,俗称“锅底洼”。

泰州市泰州引江河
泰州市在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性特征。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具有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雨热同期等特点。泰州市的气温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在14.4℃—15.1℃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为113天。但受季风的影响,降水变率较大。

泰州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居多,春、夏两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以偏北风为主。泰州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进入春季,6月上、中旬进入夏季,9月中旬开始进入秋季,11月中旬转入冬季。大致上每年冬季有4个多月,夏季有3个多月,春、秋季各2个多月。一般情况下,该市四季的气候特征比较明显。

春季,该市天气多变。春季冷暖气团互相争雄,旋进旋退,因此天气就时寒时暖,乍晴乍雨。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春天孩儿面,一天有三变”。春雨对三麦、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长,以及春播作物的及时下种和萌
发都是极为有利的,这真是“春雨贵如油”。

初夏,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会带来一段高温多雨的天气。该市夏季最典型的两种天气是梅雨和伏旱天气。正常年份的初夏(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这是由于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天气系统。这时正好是江南的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称为梅雨(亦称“黄梅雨”、“霉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正是梅雨季节的景象写照。梅雨天气一般持续23天左右。梅雨有利于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由于夏季风强弱不一,雨期来临有早有晚,持续期有长有短,降水量也有多有少,往往出现“空黄梅”或“旱黄梅”、“涝黄梅”、“迟黄梅”等不正常现象,不正常的梅雨天气最易出现旱涝灾害,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严重的影响。

泰州市泰州人民公园
梅雨过后的盛夏,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这时正值三伏季节,人们称之为“伏旱”。伏旱天气多出现旱灾,尤其是对“三日不雨小旱,七日不雨大旱”的高沙土壤区威胁最大。盛夏,正值稻谷生长旺季,需水正多,其他秋熟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等开始扬花结籽,棉花开始吐絮,甘薯块根开始形成,也都需要一定的水分供应。

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风逐渐南迁,冷空气慢慢占据该市,气压也逐渐升高,多出现晴朗天气,这时的风力也不大,有利于此季的农作物成熟和收割。

另外,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该市也常受到台风的侵害。台风出现时,多强风、特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这也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带来严重的灾害。

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受到寒潮侵袭。当冷锋过境时(即北方冷空气南迁时),全市普遍降温,气压上升,有时还会出现大风、雨雪、霜冻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气变化过程。如果遇到强冷空气爆发南下(即冬季风强烈作用),48小时内气温骤降10℃以上那就是寒潮天气。寒潮是该市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寒潮入侵时,会造成剧烈降温,有时还会出现大风、大雪、冻害等灾害性天气,这对农业生产、水陆交通、市政建设及人民的生活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泰州文化

  • 方言
    • 泰如方言
    • 靖江绝大部分地区使用吴语。
  • 海陵盆景
  • 泰州学派
  • 泰州市 - 传统文化

    泰州市泰州梅兰芳纪念馆
    泰州古称“海陵”,有21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泰州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名贤辈出。

    一、名贤辈出

    唐代有书法评论家张怀瓘,著有《书断》、《书议》、《书估》等,擅长正、行、草书,书法“正、行可比虞、褚,草欲独步于数百年间”。

    宋代有著名教育家胡瑗。

    元末明初有文学家施耐庵创作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至明代,哲学家王艮阐发以尊身立本为内涵的“格物说”与具有社会改良思想的“王道论”,逐渐形成“泰州学派”。

    清代有著名天文历算家陈厚耀,评话宗师柳敬亭,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李鱓,“扬州学派”先驱者任大椿,著名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围棋棋圣黄龙士,太谷学派集大成者黄葆年。

    近代、现代有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著名爱国实业家刘国钧,杰出女教育家吴贻芳,著名剧作家丁西林,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著名文学史家、传记文学家朱东润等。

    二、光荣传统

    泰州又是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南宋抗金,明代抗倭,鸦片战争期间群众抗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陈毅三进泰州,新四军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也都发生在泰州。

    中安轮遇难烈士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七战七捷纪念碑,中共江浙区委泰兴独立支部旧址,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等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三、史迹众多

    泰州市泰州雕花楼
    泰州是江苏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

    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战国时期楚国最高军事统帅上柱国昭阳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

    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李园,另有郑板桥、刘熙载、刘国钧等故居。

    四、藏品丰富

    泰州市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
    泰州和各市(区)文物单位征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汉、六朝、宋、元至明、清的珍贵陶瓷,明代服饰,明、清字画,故宫档案等文物1.3万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达千件以上。还有数百件革命文物收藏在各有关纪念馆。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工作,修缮大批文物保护单位。泰州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文物管理机构4个,博物馆2家,纪念馆7家。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